文/李柏翰 職能治療師

        在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不斷地被強調要學會禮讓他人、講話態度要好、講話內容要有禮貌、餐桌上的禮節等等禮儀的表現,但為什麼往往效果不彰,在教孩子時常常已經教的心很累了,孩子還是一如往常,好像根本沒聽進去,也沒有想要表現出來?這中間到底有什麼沒有做好的地方嗎?

禮儀到底是一種認知行為?還是一種儀式?

        在臨床上,常常遇到許多孩子認為只要加上「關鍵字」就是一個有禮貌的行為,例如:「老師,給我鉛筆」、「請給我吃下去」、「請走開」等等對話出現。糾正時,孩子往往會覺得很疑惑,我已經叫人了,或是已經加上「請」了,為什麼還是被老師說沒禮貌?

        其實,在禮貌的外在行為下,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重視」、「尊敬」以及「認同」。在現在的環境中,充斥著許多「我比你大,所以你要有禮貌」、「我是長輩,所以你要有禮貌」等想法,來要求別人一定要遵守禮貌等「規則」。我有一個高中的孩子曾經跟我說過,老師一直說我們不尊師重道,沒有禮貌,但是老師也沒有尊重我們啊,那為什麼我要尊重他。因此,互相「尊重」及「同理」的人際互動也是養成禮貌地重要一環。

我們要怎麼做?

        禮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及行為,在臨床上教導孩子禮儀的過程中,我一定會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而不是「規定」孩子一定要這樣做,並且讓孩子重新練習一次尊重別人的行為或是方式。然而,禮儀既然是一種認知以及理解,因此孩子本身的穩定度也就顯得相當重要。當孩子容易分心、記不起來、不理解當下的狀況時,學習禮儀的效果也就會事倍功半了。

        因此,對於學習或是理解還比較差的孩子,我通常都會告訴孩子我們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要做什麼事情,並帶孩子做一次,讓孩子先學起來這個行為,待孩子的整體狀況進步後,再告訴孩子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這樣孩子才會理解,也才會在每個地方都表現出一致的行為。

        禮儀是需要從小就培養得想法以及行為,若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覺得不需要認真對待目前所做的事情、也不需要去尊重其他人,當這個行為及想法養成後,長大要再調整就需要花更多的力氣,我們也就更辛苦。趁孩子大腦可塑性還很高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幫孩子打造良好的基石吧!

Leave a Commen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