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張峰瑞
阿寶是一位兩歲的小男孩,目前遇到的語言問題是口語表達落後,只有偶爾會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發出一些聽不懂的聲音。語言治療師在上課中讓阿寶練習用一些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好奇,加入手勢表達的練習,對阿寶有什麼幫助呢?
手勢如伸手(要)、招手(來)、揮手(不要)等,在溝通中屬於「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其實也是溝通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手勢、肢體動作、臉部表情);而且手勢相較於口語,對孩子來說更容易學習及表達。在口語能力較低的階段,運用手勢可幫助孩子達到基本生活需求的溝通(如:要東西、尋求幫忙)。研究已顯示,手勢溝通的介入還可幫助孩子降低不合宜的溝通行為(如:直接搶東西)。因此,當孩子能用手勢表達時,與人互動的品質就會增加許多。
平常該怎麼讓孩子練習手勢呢?可以在孩子有溝通意圖時(如:想要拿玩具、想要喝水),先示範及帶著孩子做出適合的手勢(如:手心朝上、拍拍他人的手),手勢出現的同時記得給予對應口語的輸入;經過練習後,再讓孩子於情境中自己做出學過的手勢。提供一個小秘訣,不要太輕易就讓孩子得到想要的東西,例如可以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有蓋子的盒子裡、或是放在拿不到的高處,引導孩子做出適當手勢後,才能拿到該物品。
面對口語能力落後的孩子,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盡快「開金口」,但是別忘了手勢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喔!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跟語言治療師學個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