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康馨文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問句的發展里程碑,同時也代表這些問題的難度,才會知道孩子目前的能力以及下一個練習的目標。曾經我遇過家長很積極的幫孩子練習各種問句,卻成效有限,原因在於孩子連較簡單的問句「這是誰」都無法理解並回應時,家長卻在帶他練習更困難的「為什麼?」問句。因此大家可以先閱讀前一篇《簡介兒童疑問句發展歷程》,了解發展後再使用以下的技巧來幫助孩子學習疑問句喔!

(一)幫助理解問句小技巧

給予提示:用聲音、手勢、動作、圖片來協助孩子了解應該回答的答案,例如:問「誰在跑步」答案是繪本中的人物,家長可以用手指出來(手勢)提示孩子回答;問「佩佩豬在做什麼?」答案是騎腳踏車,家長可以比出騎腳踏車的動作。

給予選項:孩子可以從選項中去思考問題,並降低答不出來的挫折感,可以先從2個選項開始,再慢慢增加至3-4個選項。例如:「小企鵝怎麼去奶奶家?」若孩子較無法回答開放性問題,可以提供不同選項:「搭火車還是搭飛機?」。等到孩子熟練之後,再慢慢減少使用選項提示,引導他自己回答開放式問題。

給予線索:可以用形容的方式來提供孩子一些線索,例如:答案是蘋果,可以提示「是水果喔」「紅紅的」;答案是牛,可以提示「動物」「哞哞哞的叫」。

(二)示範正確答案後再次練習

如果給予選擇或提示後,孩子依舊有困難、沒辦法答對,家長請直接示範正確答案。例如:「佩佩豬在做什麼」(等待、提示,孩子無回應或答錯)「佩佩豬在騎腳踏車!佩佩豬在做什麼?」然後鼓勵孩子再次回答或仿說正確答案。

(三)生活中大量練習

問句的理解應該要在生活中活用,各個時間、場合都可以練習,但要注意孩子有沒有真正理解,不能只是把答案背起來。

不同地方重複句型:讓孩子練習回答「OO在做什麼?」的問題,可以在繪本共讀、玩遊戲、公園、甚至看電視都可以引導孩子回答,盡量生活化、在不同情境中重複出現。例如:(繪本)小豬在做什麼?小熊在做什麼?(家中)爸爸在做什麼?媽媽在做什麼?(公園)弟弟在做什麼?但不要一下問太多或太刻意問,在符合情境下聊天般的練習,才不會讓孩子厭倦。

結合日常生活:平時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練習問句,像是吃飯時「你要坐哪裡?」「你要吃什麼?」「要用什麼吃?」「有沒有吃飽?」「要怎麼回家?」,都可以很自然的幫助孩子在情境下理解問題並回應,家長可以多把握機會、製造機會。

結合多元素材:有些家長下課之後問孩子「在學校做什麼呢?和誰一起踢球?但孩子常答不出來,因為這些問題需要孩子理解之後憑空去回憶,再組織想法回答問題,而且家長也無法得知答案來提示,所以非常困難。建議可以先從家長和孩子的共同的經驗開始,像是今天去哪裡玩、做什麼事,家長可以用手機拍照記錄,在詢問孩子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照片作為提示,幫助孩子回答。另外,可以在繪本共讀中多使用問句來練習,也可以用猜謎或桌遊來結合問句,有趣又好玩!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