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張雅雯

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及何謂「社會性故事」,透過故事能改善孩子的社交互動以及行為問題。今天要介紹社會性故事中常見的語句類型,四種句型分別有不同的特徵及目的,以下進行說明:

一、描述句(Descriptive sentence)

在故事中最常出現,用以描述事件的背景(人/事/時/地/物),或是情節發生的起因,引導出後續內容。

    1.真實情境—如:「我的名字是○○○」

                   「我們家的停車場在地下室,停車場裡面有很多車子…」

    2.假設情境—如:「如果在路上走路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人…」

二、觀點句(perspective sentence)

用以描述特定情境中他人的想法及感受,由於孩子不一定能察覺他人的內在反應,因此需要具體的呈現,如:「…突然聽到尖叫的聲音,大家會覺得很害怕,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三、指導句(directive sentence)

可說是社會性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目的為引導孩子做出合適的行為,句型包含「我可以…」、「我應該…」、「我會…」等,建議視孩子的狀況調整句型,若孩子容易出現固持行為,能夠選擇較彈性的用語,如:「…我可以試著和老師說…」。

四、肯定句(affirmative sentence)

用以呈現行為的結果,或是強調事件的重要性。如:「…這樣才不會被車子撞到」、「我和同學都會很開心」。

舉例來說,春節將至,拜訪親戚朋友前,我們能先和孩子預告:「新年要到了,我們會去拜訪好久不見的親戚(描述句)。如果親戚跟我說『新年快樂』,表示他想關心我、給我祝福(觀點句),我也可以給別人祝福,和他說『新年快樂』(指導句),這樣大家都會覺得很開心。(肯定句)」

以上是社會性故事中常見的句型介紹,爸爸媽媽們能夠視孩子的狀況編寫簡單的小故事,如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都歡迎和語言治療師分享與討論唷!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