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康馨文

大部分的嬰兒剛出生時比較不會流口水,到三、四個月左右口水量增加,傳統習俗會舉辦收涎儀式。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那收涎後呢?還會不會繼續流口水?多大才不會流口水呢?以下我們來了解正常的流口水原因:

(一)口部功能發展

通常嬰幼兒流口水現象多與口腔學習新的動作技巧和接受到的刺激有關。4~6個月嬰兒開始嘗試吃副食品時,為濕潤幫助濕潤和軟化食物而分泌較多的口水,以方便嬰兒進行吞嚥。此外,在練習吃副食品時,因口腔動作愈來愈複雜,像是吸、吞、抿、咀嚼等動作,容易因為口腔動作不成熟而使食物或口水流出。7~9個月大開始長牙,從神經學的角度看,長牙會刺激到臉部的三叉神經,而增加唾液的分泌。

(二)唾液腺發展

一至兩個月大的口水量約50~80ml,到三、四個月會增加到200ml,因此三至六個月間的口水量較多,也比較容易流出嘴角。

(三)口腔構造

由於嬰兒的口腔深度淺,因此只要口水一增多,很容易滿溢出來。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大約在嬰幼兒一歲半的時候,口腔構造會慢慢地變深和變寬,到兩歲之後會更成熟。雖然口水量變化不大,但比較能維持在口腔中,因此比較不容易出現流口水或喝液體時從嘴角流出的狀況。

如果嬰幼兒口水量跟正常發展的狀況有異,也可能代表出現某些問題,建議就醫檢查。像是口腔內有狀況,發炎或破洞時口水量可能會特別多;或是嬰幼兒經常張開嘴巴,或突然流出很多口水,可能是因為過敏或感冒,因為鼻子塞住,只能以口呼吸,進而影響吞嚥,造成口水吞不下去只能流出;或是因為喉嚨痛或發炎不太能吞口水,也會讓口水反常的大量流出。

另外,某些有口腔疾病的嬰幼兒,例如:唇顎裂,因為構造上的異常,可能吞嚥中會使口水從鼻子跑出來。不過,這些症狀大多在新生兒階段就會被發現,通常透過手術修補完整後便能改善許多,但後續需要透過早療來加強嘴唇力量的訓練,在專業醫療的協助下逐漸改善問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