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張雅雯
皓皓是3歲8個月大的孩子,平常的表達以簡單句為主,因此爸爸媽媽會示範語句讓皓皓模仿學習,例如:「把球球丟進去」,皓皓總是能立刻再說一次,但隨著年齡增加,他們發現皓皓能主動表達的句型仍然有限,而且常常在大人還沒說完話的時候就開始仿說,甚至會重複大人的問句,如:「球球要丟哪裡?」,皓皓的仿說行為到底能不能促進他的語言發展呢?
仿說與語言
如同學習各項技能,語言同樣需透過模仿來學習,仿說可以說是孩子建立語言能力的策略之一。《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一書指出,2~3歲的孩子會使用選擇性模仿的策略,如:媽媽說「凡凡要吃麵麵」,孩子說「麵麵」,孩子會將焦點放在特定的詞彙上,但隨著詞彙結合的能力提升,這項能力到3歲以後即不再使用。
仿說的類型
根據林初穗(2003),皓皓的仿說類型屬於「立即完全式仿說」,孩子幾乎一字不漏地重複他人的話語,甚至連問句也會跟著仿說,這樣的情況表示孩子對於語句缺乏理解。「立即完全式仿說」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孩子可能透過仿說來回應他人的語句,以避免互動中斷。
如何減少立即性仿說?
看完上述段落後,我們了解當孩子出現立即性仿說時,表示尚未掌握該語句,因此建議爸爸媽媽簡化語句,或者換句話說,例如:「你要不要丟球球?」,能夠進一步詢問「『要』還是『不要』?」,待孩子做出反應後再次示範:「哦!你『要』丟球球」,並讓孩子丟球,透過反覆的練習促進對於語句的理解。
以上是關於仿說行為的介紹,若家中的孩子有上述情況,爸爸媽媽需要釐清孩子仿說的方式以及背後原因,才能適當調整訓練方法哦!有任何的疑問也都歡迎詢問語言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