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讓父母積極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學習課程,但是三歲以下的寶貝,父母該怎麼幫孩子安排課程呢?最近,親子相關的議題在家長圈中爆發開來,許多親子課程標榜著幫助幫助孩子腦力開發,引起家長的熱烈討論,甚至趨之若鶩地幫孩子報名。
是「笨鳥先飛」還是「揠苗助長」?這些課程順應家長期望孩子「高人一等」的想法而開設,但是真的就沒問題嗎?適健復健科診所徐立山職能治療師表示,關於兒童發展的課程,就必須順應兒童發展里程碑及兒童生活所需能力來設計,坊間有些訓練,標榜透過課程就能讓孩子四個月會坐、六個月會爬、七個月會站、八個月會走,這都快過於一般兒童發展程度,這樣的訓練除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對孩子的整體發展其實不見得好!像是孩子的骨骼穩定度、肌肉耐力都還沒發展好,就被訓練這些能力,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受傷,甚至造成脊柱側彎、永久性O型腿等問題。
「以專業治療師設計的兒童發展親子課程來說」徐立山職能治療師以自身開設的親子課程舉例,「我們採用職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共同開課,不只幫助孩子在人際互動、語言表達能力的精進,更設計生活化的遊戲,讓媽媽在課程中學會如何回家跟孩子玩!」 徐立山職能治療師建議,既然稱為「親子課程」,那麼親子互動就是重點,而不是每次上課都要求孩子做哪些動作!「我們期望的不是孩子來上很多次課,而是媽媽能學會如何幫助孩子,然後在家裡就可以進行練習!」徐立山進一步表示,孩子第一次上課一定無法馬上適應並進行練習,所以他會以「參與度」為課程目標,先讓孩子願意進來上課,也就是不需要媽媽三催四請。其次,依照每個年齡層分班的親子課程,主要是針對該年齡層的孩子所需能力而設計,像是三歲前的孩子著重在家庭生活與大動作發展,三歲後則需要考慮進入幼兒園所需能力。徐立山職能治療師表示「親子課程可不像一般補習班,補錯了,頂多多花錢,而親子課程選錯了,不只孩子發展出狀況,甚至破壞到親子親密關係,那可是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