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康馨文

角色扮演的能力與技巧在兒童發展上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並且常常被應用在早期療癒中,不只是來讓孩子發揮創意和想像力、學習更多情境中的語言社交技巧,心理治療中會用來協助孩子走出困境,尤其對於自閉特質的兒童而言,角色扮演搭配社交故事能夠引導他們理解生活中的各種狀況,發展社交能力及處理情緒的技巧。

角色扮演的遊戲內容很多元,可以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和互動,像是醫生、警察、老師、餐廳老闆等等,除了能讓孩子對各行各業有更深的認識,也能幫助孩子對社會上的不同角色建立同理心。另一種是發揮想像力的自編故事,像是公主王子、英雄、巫婆等等,都是孩子會興趣的幻想角色,結合正派角色的特質,例如:溫柔、勇敢、熱心,讓孩子練習發揮出好品格,結合反派角色的特質,例如:壞心、自私,和孩子一起揪出錯誤並提醒他們不要犯這樣的錯誤。最後一種是用真實生活狀況作為題材的社交故事,生活中的情境,例如:迷路、有人插隊、身體不舒服、餐廳點餐等等,能夠幫助孩子認識生活環境、使用適當的行為來表達,以及練習溝通的技巧。

如何進行角色扮演呢?第一步要選擇故事腳本的背景,可以從上述的三種內容發想,而腳本中有不同的角色,他們之間有不同的互動情節,可能是固定的流程或是突發事件需要解決。家長可以讓孩子們先選擇喜歡的角色、提升動機和興趣,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透過開放式問題引導孩子更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和想法,例如:如果醫生遇到小朋友一直哭怎麼辦?迷路了該怎麼辦呢?嘗試製造機會讓各角色間的互動中有更多同理心,能學習客觀理解各方的立場。 也可以透過製造衝突,來幫助孩子演練衝突發生的狀況,想是讓孩子們都想當正派的公主王子而不願意當反派的壞人時,要如何維持公平又讓大家都開心呢?家長可以提供一些方案或是引導來刺激孩子們想出解決的方法,在練習處理衝突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合作並且提升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的技巧。

角色扮演如何在早期療癒中應用呢?我和古楊職能治療師參考學者Yoblonsky(1981)對教室中進行角色扮演的程序建議,設計的課流程如下:

  1. 透過繪本共讀,除了練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能力,還有描述圖片及重述故事的敘事技巧。
  2. 和孩子探討繪本中出現的社交情境問題,例如:外出迷路、同學惡作劇。
  3. 根據需要探討及實際演練的社交情境,治療師事先設計對話腳本,並拍攝示範影片。
  4. 在安全的環境下,治療師透過示範影片向孩子們講解每個角色需要注意的溝通技巧,像是眼神接觸、開啟話題。
  5. 孩子分組進行實際角色扮演,並將過程錄影。
  6. 治療師帶領孩子分析影片中大家的表現,共同討論每個人的優點及待加強之處,討論完畢後再次進行演練。

診所新開設的「角色扮演社交技巧主題課」,由職能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共同授課,3-6歲的學齡前兒童歡迎向治療師報名!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