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陳夢晴
祥祥今年三歲,常常在要描述一件事情時會有說話不流暢的情形,尤其出現在句子的一開始,但在與他人對答時則不太會有字卡住的情形,媽媽擔心祥祥是否有口吃而帶來進行評估。
「口吃」指的是說話時失去流暢性,最常發生於2~4歲間,也是語言能力快速成長的階段,而臨床上男生發生的比例比女生多,但80%的孩子隨著語言表達能力進步,就會自發性的恢復說話時的流暢性,因此不需過度擔心。但為什麼孩子會發生不流暢的情形呢?主要可以說是因為孩子們的語言能力,還沒成熟到可以流暢地表達孩子想說的話時,例如:腦中出現很多詞彙,但無法組織成一個句法正確的句子,就可能發生說話不流暢。
一般建議家長與孩子互動、說話時,盡量放慢語速,要注意並聆聽孩子的說話內容,而非著重於不流暢的狀況,當孩子開始出現不流暢的情形時,則使用較簡單的話語與孩子溝通,並且營造輕鬆、快樂的環境,可多稱讚孩子的表現以建立孩子的信心。同時,也要避免批評或糾正小孩的不流暢行為,或打斷、幫孩子接話,另外也要提醒長輩或其他人對孩子說話表現的糾正行為。
若孩子已經五歲但仍有說話不流暢的情形,或是伴隨不自主的行為,例如:下巴或臉頰有明顯張力、緊繃情形,或是快速眨眼、緊握拳頭情形,則建議找語言治療師進行進一步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