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化名)今年已經三歲了,但仍然常常會不自覺的流口水,且有些音到現在還是發不出來,亮亮媽媽還發現不愛說話,即使不開心時也只會用哭鬧,往往要問好久才知道真正原因。媽媽擔心不愛講話的問題會影響孩子的互動。經由親戚介紹,媽媽帶亮亮來診所接受職能評估及諮詢,經評估才發現原來是亮亮較少接受口腔刺激,因此有些口腔動作不會控制,造成他口水不會控制,更增加了亮亮溝通時的困難,甚至影響亮亮的情緒發洩能力。職能治療師建議除了在診所接受治療以外,也建議媽媽在家裡可以帶著亮亮進行以下活動:

 

  1. 吸:在吃飯時,可以讓孩子試著吸麵條或用吸管喝水。如果孩子吸的動作還沒那麼成熟,可以把吸管剪短一點,讓孩子更容易作出吸的動作;如果要增加難度,可以改用較粗的吸管,或讓孩子吸豆花、布丁等膠狀的食物。
  2. 舔棒棒糖或果糖 : 還不太會自己吃棒棒糖的孩子,可以由父母來控制棒棒糖的位置,可以拿著孩子喜歡的棒棒糖,在孩子的口腔內或嘴唇上下左右移動,引導孩子舌頭的動作。
  3. 吹 : 一開始可以練習在喝湯時把燙湯吹涼,也可以練習吹小紙片、保麗龍球、羽毛…等較輕且有視覺回饋的遊戲,引誘孩子從嘴巴吹出氣流。也可以吹有聲音的玩具,例如哨子、笛子,提供聽覺回饋,誘導孩子吹氣,同時學習如何在吹氣時,不要流出口水。
  4. 吹泡泡 : 孩子要能控制氣流大小較困難,因此父母可以先示範,讓孩子產生興趣後,再慢慢引導孩子嚐試吹氣。

 

除了利用這些聽覺和視覺回饋的遊戲,增加孩子口腔動作和刺激外,平時更要多付出耐心,鼓勵孩子多表達。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狀況有任何疑問,也可經由復健科門診,讓職能治療師為您解答。

Leave a Commen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