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臻 語言治療師

語言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教材,這些教材可以滿足不同個案的學習風格和需求,並且讓治療過程更加有趣和豐富。玩具、繪本和桌遊等多種教材都可以成為語言治療師的工具喔!先前有和大家分享過<醜娃娃>的玩法,今天則是要分享另一款桌遊<髒小豬>,讓爸媽可以帶著孩子玩桌遊學語言。

髒小豬是一款簡單的策略型桌遊,在遊戲過程中,必須要把自己的小豬全部變髒才能獲得勝利。該款遊戲有7種不同的功能卡(泥巴卡、洗澡卡、避雷針卡、豬舍卡、打雷卡、上鎖卡、下雨卡)除了利用功能牌把自己的小豬變髒以外,亦能使用功能牌將對手的小豬洗乾淨,或是藉由各種不同功能的卡牌來干擾對手,訓練小朋友思考。

以下將舉幾個在這個桌遊過程中會遇到的情境說明可以如何利用這款桌遊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

  • 單純使用「泥巴卡」或「洗澡卡」,主要可練習語言表達。
    • 簡單版:「我要把它變成髒小豬」、「我要把小豬變乾淨」
    • 複雜版:「我要把我的小豬推進泥巴坑變成髒小豬」、「我要叫農夫把你的小豬洗乾淨」
  • 當使用「下雨卡」時,只有在豬舍裡的髒小豬無法被洗乾淨,沒有在房子裡的小豬則「全部」(包含自己的以及對手的)都會被洗乾淨。小朋友打出這張功能牌時,可請孩子指出(語言理解)或是說明(語言表達)檯面上有哪些小豬應該要變乾淨。如:「因為小豬在豬舍裡,所以不會變乾淨。」
  • 當使用「打雷卡」時,沒有裝避雷針的房子會被燒掉,有裝避雷針的則不會。當小孩使用卡牌時一樣可以請孩子指出或是進行說明。如:「因為這間豬舍有裝避雷針,所以房子不會被燒掉。」

以上就是桌遊<髒小豬>的活動分享,不過,家長也可視孩子現階段的能力彈性調整功能卡數量!適合的桌遊可以提升孩子的練習動機讓孩子能夠「玩中學」,達到真正玩桌遊學語言的目標!若在遊戲過程中有任何執行上的疑惑,也歡迎向語言治療師諮詢和討論喔!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