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康馨文

「孩子平常都只想玩自己想玩的,如果別人插手就會生氣」「他在學校都不跟同學玩,常常獨自在角落」「她不太會跟別人互動,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建立關係⋯」很多家長都很擔心孩子自己玩、跟同儕互動表現不佳,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跟個性、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都有關係,若是在4歲以前也可能是跟發展有關。

我們一起透過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來了解不同階段的孩子在遊戲能力上的表現,以及家長可以提供哪些協助,幫助孩子更能與人互動遊戲吧!

【1-2歲:獨自遊戲階段】

這個階段嬰兒的遊戲方式是屬於感覺與動作的層面,透過操作簡單的玩具來探索自己的身體,例如:用抓、捏、敲、咬、聞、聽等方式操作玩具,亦稱為「感覺動作試驗」的遊戲。這時期的遊戲以「獨自娛樂」為主,孩子會專注於自己喜歡玩的東西,不會太理會周圍他人玩的玩具,像是大家在玩公園的溜滑梯,孩子仍在玩地上的石頭,對自己的玩具佔有慾也很強,所以也太主動跟別人分享。

如果孩子才1歲、2歲多,還是不太會跟其他人分享或共同玩一個玩具,這都是正常的,因為在他們心理發展階段尚未成熟,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家長可以使用以下技巧:先「觀察」孩子玩的方式,用他喜歡的方式「參與」他的遊戲,找機會「加入」新的玩法,讓孩子習慣有人一起玩。

像是家長發現孩子喜歡開開關關罐子(觀察),我們就可以學他打開罐子再讓孩子幫忙蓋起來(參與),家長還可以拿其他玩具放到罐子裡、拍打罐子或是把罐子滾來滾去(加入)做不同的玩法引發孩子興趣願意一起遊戲。

記得過程中可以使用豐富的表情、音調變化,營造出和他人一起遊戲快樂有趣的氛圍!

【2-3歲:旁觀遊戲階段、平行遊戲階段】

「旁觀遊戲階段」的孩子仍然以自己玩玩具為主,但開始對週遭人事物感覺到好奇,可能會喜歡站在旁邊看別人遊戲,被玩耍的小朋友和遊戲所吸引,但還是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比較怕生,還不太願意參與他人的遊戲。

「平行遊戲階段」的孩子們會在同一個空間、玩同樣的玩具,但各玩各的、沒有甚麼交流,例如:都在沙坑裡各自玩沙。但孩子們會開始會觀察別人在玩什麼,想跟其他小朋友玩類似的東西,所以這時候的互動也還不多喔!仍然各自玩各自的居多。 這段期間家長可以創造一些機會,引導孩子在遊戲中可以進行的簡單互動,像是玩辦家家酒的時候,拿切好的食物分別人吃、做飲料給別人喝;玩球的時候丟給別人;。過程中需要大人多引導孩子有互動機會,像是「哇!你切的水果好好吃,分媽媽吃好不好?」「這些食物要分給誰吃?」「你把球球傳給爸爸!」「分媽媽一些積木玩好嗎?」

Leave a Commen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