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 張雅雯

風風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讀以學」階段,即透過閱讀學習新知識,面對越來越大量且複雜的閱讀測驗,風風的表現總是不穩定,他的語文能力甚至影響數學應用題的表現,各科目的成績起起落落,讓媽媽不曉得如何是好。遇到上述的狀況,要如何解決呢?

根據治療師的觀察,風風常常「跳躍式」的閱讀文章,或者先看題目後找答案,有時候則直接猜答案,風風的狀況常被認為注意力不集中,然而,背後的原因其實是識字量不足

識字量如何影響閱讀?

治療師請風風看閱讀測驗時,一邊唸出文章,一邊圈出不會的字,發現風風有許多國字無法掌握,常隨意猜測字音字義,例如:「貧窮」(可能為文章的核心概念)。識字量不足也影響對題目的理解,如:「主旨、涵義」等詞語,即使能大致掌握文章內容,卻無法順利答題。

有哪些識字策略?

根據馮永敏(2008),能在學習新生字,或者發現孩子混淆其他字音字形時,使用以下策略—

1.筆劃法:許多字形不容易拆解,此時需要熟記字形的關鍵筆劃,如:「步」、「直」,部分獨體字會接連影響合體字的學習(如:「直」→「值、植」),這部分需要大量的練習。

2.結構法:注重合體字的結構組成,如:左右結構「默」、半包圍結構「迫」。

3.比較法:適用於孩子易混淆的字形,如:比較筆劃「士、土」

4.偏旁法: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聲的特點辨識字形,如:「木」部與樹木、木製品相關;「新、欣」與「斤」讀音相關。

各項識字策略需要相輔相成,讓孩子有系統地增加識字量,進一步了解字裡行間的意義。若針對識字策略、讀寫能力等有任何疑問,都歡迎和語言治療師討論哦!

Leave a Commen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