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師 古楊明耘

小誠是一位4歲的獨生子,媽媽表示小誠喜歡與他人交朋友,對人有強烈的好奇心,雖然會主動與他人進行對話,但說話的語氣或用詞可能會比較不恰當,或是心中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媽媽希望小誠可以增強對他人的同理心,並且學習在對話中融入情感,提高與他人的社交互動技巧。

與他人的互動是需要從經驗中學習的,由於家庭背景導致孩子減少與同儕間相處的經驗,而學者Mosey提出發展團體的理論,認為互動技巧為有順序的發展與進階的能力,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的年齡,給予孩子適切的社交技巧目標:

  • 2歲以前孩子玩性為「平行團體」(parallel group),意指在知覺他人的存在下,可以自己自在的玩樂,也就是自已玩自己的。
  • 2~4歲為「作品導向團體」(project group),此時孩子會對任務或遊戲感到興趣,而他們會有動機想將活動的任務完成,過程可以設計30分鐘以內與他人互動的合作遊戲,增加孩子察覺他人、與人互動的經驗
  • 4~9歲為「中型團體」(middle-range group),此時孩子會察覺團體的規範,並且願意以合作的方式執行任務,但孩子仍會自我中心為主,所以著重的目標可以放在「合作」的概念,讓孩子在團體中感受到歸屬感以促進社交技巧。

我在團體訓練中提供3~6歲的兒童在特定情境中,藉由完成任務的動機,學習與他人合作,嘗試在課程中藉由手勢及肢體語言表達自我,並學習與他人對話時融入情感,以及察覺他人的情緒和臉部表情。從一個人獨立玩耍,漸漸成長為察覺他人,並且開始練習與人互動,進一步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

與人相處是可以從小就開始刻意練習,進而成長後為可以與他人互動、溝通及相處。提早增加社交的經驗,為孩子奠定良好的社交基礎,降低未來與人的爭執的情況,並加強孩子的同理心,與治療師一起合作幫助孩子越變越好!

Leave a Comment

READ:(